科研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 首页 | 科技处概况 | 科研月历 | 科研项目 | 科研平台 | 科研成果 | 规章制度 | 下载专区 | 公告公示 | 党建专题 | 浙海大科协 

  当前位置:文章正文  

 
浙江海洋大学学术报告剪影-2021年1月
2021-01-18 12:05  

一、厦门理工大学刘春嵘教授来我校海洋工程装备学院报告交流

2021年1月4日 厦门理工大学刘春嵘教授来海洋工程装备学院进行了《欧拉 - 拉格朗日混合方法在非线性波浪与结构物相互作用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高华喜老师主持了此次报告交流会。

刘春嵘教授指出在非线性波浪与结构物相互作用问题中,流体计算域的边界位置及边界上物理量的值是在不断变化的。采用拉格朗日跟踪流体质点的方法捕捉边界位置及边界上物理量的值较为方便,而计算流体域中物理量的值时,采用欧拉方法则较为适合,并且介绍了基于势流理论的欧拉-拉格朗日混合方法在研究水平薄板、柔性压电膜与波浪相互作用中的应用;讨论了运动边界对波浪的非线性散射特性及波能吸收特性;分析了应用运动水平薄板及柔性压电膜设计具有防波堤及波电能量转换双功能装置的可能性。

 

二、上海海洋大学余为博士到我校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

1月11日,我校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承担的“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浙江省远洋渔业资源探测及捕捞技术研发”学术活动在舟山举行。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余为博士一行2人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学术活动由项目负责人,渔业资源与生态研究室主任朱文斌主持。

 

余为博士为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年),兼任海洋二所“海星”学者及多个国际知名期刊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渔业资源与渔场、渔业海洋学、渔业遥感。余博士一行首先作了题为“栖息地理论在渔业资源学中的应用”的报告,介绍了相关概念及应用领域、研究方法,并通过2个案例分析阐述了ENSO事件对秘鲁外海栖息地的影响及太平洋年代际涛动对2种大洋性柔鱼类栖息地模式的影响。之后作了“栖息地模型在头足类渔业上的应用”报告,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实操,解读软件运行界面及运行结果。

 

三、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邀请上海海洋大学王有基教授举行学术讲座

1月13日上海海洋大学贝类学及微塑料污染方面的专家王有基教授来我校国家工程中心举办题为“浙江典型海湾微塑料及其生态毒理效应”的学术讲座。中心教师及研究生认真听取讲座内容,王教授的观点在师生中引起很好的反响,并与王教授展开深入交流。

中心拟在双方原有沟通交流基础上,建立长期的合作交流机制,定期开展互访学术交流,开创双方协作共建新模式,打造两校交流与对话平台,推动海洋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修复的协同创新。

 

 

1月的学术活动丰富多彩,引起了学校师生的广泛兴趣,参会人员现场讨论气氛热烈。多姿多彩的学术活动对繁荣我校学术氛围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窗体底端

 

 

关闭窗口
 
 

 快速通道  

 

 

 

 

 部门工作职责

 部门工作职责的介绍

 
   办事指南及流程
 办事指南及流程简单介绍
 
   网络申报平台
 网络申报平台简单的介绍
 
   联系我们
 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科研相关  

 

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580—8180355,Email:kjcg@zjou.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