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 首页 | 科技处概况 | 科研月历 | 科研项目 | 科研平台 | 科研成果 | 规章制度 | 下载专区 | 公告公示 | 党建专题 | 浙海大科协 

  当前位置:文章正文  

 
“浙江渔场修复振兴十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舟山成功举行
2023-06-25 13:57 ***  宣传部



  为强化渔场资源保护意识,进一步振兴浙江乃至东海渔场,6月21日,浙江海洋大学特邀请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在浙江舟山举行“浙江渔场修复振兴十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学校党委书记严小军出席本次研讨会并作交流发言,副校长徐士元代表学校致辞。

  浙江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的传统产业,是关系民生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浙江省“蓝色粮仓”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浙江省现代化先行的典型产业。近 20 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一直把“三渔”工作作为践行“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2013 年 6 月 21 日,省政府第 8 次常务研讨会审议《关于浙江渔场修复振兴计划的汇报》,2014 年 5 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推出“渔场修复振兴计划”,浙江渔场秩序明显好转,近海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出现修复迹象,并在地方立法、全民普法、严格执法和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创造了不少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多次在全国研讨会上介绍。

  与会专家学者在会上分别就如何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发展绿色渔业,如何推进渔业数字化、高科技,如何深化渔业管理改革,如何提升海洋渔业执法能力,如何发展深远海养殖等话题进行探讨交流。


  学校党委书记严小军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他指出,东海渔场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与优越的区位优势,在渔业资源的振兴与国家“蓝色粮仓”保障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舟山在浙江海洋的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浙江海洋大学作为全省唯一的海洋类高校,承担着浙江渔业振兴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学校在上世纪提出“东海伏季休渔”的政策建议,从浙江推广至全国,对于全国海域的环境修复,渔业振兴起到了非常良好的示范借鉴的作用。他希望与会各方能以“提出东海渔业发展的新模式”“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开创东海渔业研究的新局面”“凝聚创新力量,打造高水平联动团队”三个目标为发展导向,同学校一起深化相关领域的交流合作,把科学技术、相关政策法规和国家战略任务紧密结合,实现渔业资源与海洋环境一体化修复的良好态势,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与关于海洋强国重要论述在浙江海洋生态的改善与发展中得到生动实践。


  本次研讨会由浙江海洋大学主办,浙江海洋大学、浙报舟山国际传媒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资源管理分会承办,相关行业指导部门、高校、研究院所、企业、媒体机构代表参加。


关闭窗口
 
 

 快速通道  

 

 

 

 

 部门工作职责

 部门工作职责的介绍

 
   办事指南及流程
 办事指南及流程简单介绍
 
   网络申报平台
 网络申报平台简单的介绍
 
   联系我们
 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科研相关  

 

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580—8180355,Email:kjcg@zjou.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