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 首页 | 科技处概况 | 科研月历 | 科研项目 | 科研平台 | 科研成果 | 规章制度 | 下载专区 | 公告公示 | 党建专题 | 浙海大科协 

  当前位置:文章正文  

 
第二届贻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舟山召开
2025-07-03 19:17 廖智  海科学院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 “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1日-2日,第二届贻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舟山举办。

来自意大利、新西兰、坦桑尼亚,以及国内3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近200位代表出席会议。大会以“贻贝产业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科技、生态与全球合作”为主题,汇聚全球智慧,聚焦海洋贝类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关键作用,为推动全球贝类资源开发与产业可持续发展搭建了高端学术交流平台。

7月1日开幕式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和水产养殖司副司长袁新华、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参赞Alessandra Guidi、浙江海洋大学校长武传宇教授分别致辞。会议由浙江海洋大学副校长王健鑫教授主持。

大会邀请了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大连海洋大学宋林生教授、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教授、上海海洋大学李家乐教授、厦门大学曹玲教授、中国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蒋增杰研究员作特邀报告。浙江大学刘广绪教授、大连海洋大学王玲玲教授、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Karyne M. Rogers 教授、宁波大学李成华教授、江苏海洋大学董志国教授、西南大学刘海平教授、上海海洋大学桂朗教授、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杜萍研究员、中科院南海所张跃环研究员、中科院海洋所王敏晓研究员、浙江海洋大学祁鹏志研究员、一米八海洋科技(舟山)有限公司刘忠义总经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刘秀娟副编审作大会报告。

7月2日,举行分会场专题研讨。在“贝类养殖技术创新与智能化”专题会场,与会人员聚焦养殖装备升级、种苗繁育技术突破及智能化管理系统研发进行研讨。烟台大学卢霞副教授关于“扇贝种业科学问题”的报告与浙江海洋大学团队分享的“贻贝保活锁鲜加工技术”形成产业全链条呼应。在“贝类生态保护与海洋环境修复”专题会场,与会人员围绕微塑料污染防控、气候变化适应性、栖息地修复等议题展开研讨。厦门大学冯丹青教授揭示的“化感物质在贻贝与藤壶生态关系中的作用”,为海洋生物互作机制研究提供新视角。在“贝类资源开发与高值化利用”专题会场,与会人员围绕涵盖贝壳生物矿化、活性物质提取、功能食品研发等方向展开研讨。大连海洋大学霍忠明教授 “蛤仔抗逆新品种培育” 成果与浙江海洋大学团队“贻贝寡肽保肝机制”研究,展现了基础研究向产业转化的双向赋能。

大会闭幕式总结了本届会议研究领域完整、学术交流畅通、学科交叉充分、青年人才辈出等四大特色。与会专家学者以46场专题报告为载体,从分子机制到产业实践,从生态保护到全球治理,全方位勾勒了贝类产业的发展图谱。

关闭窗口
 
 

 快速通道  

 

 

 

 

 部门工作职责

 部门工作职责的介绍

 
   办事指南及流程
 办事指南及流程简单介绍
 
   网络申报平台
 网络申报平台简单的介绍
 
   联系我们
 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科研相关  

 

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580—8180355,Email:kjcg@zjou.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