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师生标准化能力,赋能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11月4日上午,浙江海洋大学举办“赋能创新·智汇标准”知识产权与标准规范系列讲座与培训第二期。本期主题为《标准的“宪法”与“语法”:标准起草核心指引》,特邀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标准化专委会主任委员、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评估专家梁艳华担任主讲。学校科技处副处长高运主持本次活动。

“起草标准如同写作,GB/T 1.1是必须遵循的‘宪法’,而‘语法’则决定了文本是否严谨、清晰。” 梁艳华以生动比喻切入,系统解构了标准起草的基本规则与逻辑框架。她从标准文件的名称、结构、条款层次等“骨架”入手,结合典型案例对比,阐释“可操作性”与“可证实性”核心原则,强调“标准语言应如明镜,准确反映技术共识,而非描绘未来愿景。”整场讲座内容深入浅出,贴近实际,为师生提供了一堂扎实的标准起草指导课。

在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就标准中如何恰当地引用专利、图表的使用规范以及计量单位的正确表达等实际问题踊跃提问,梁老师均给予了细致解答,让大家对标准起草的“门道”有了更深刻的领会。
本系列活动是学校推动标准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学校实施“标准创新战略”的关键环节,旨在通过系统化的培训,破除标准起草制定的神秘感,提升师生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能力,鼓励更多“浙海大智慧”凝练成规范,服务于产业升级与海洋强国建设。
····························································
下期预告:《标准诞生记:从立项到发布的全程导航》,围绕“如何起草一个好标准”,系统描绘“想法到标准”的清晰路线图
主讲人:袁恒,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浙江省自动化学会标准化委员会副秘书长,长期专注于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的路径探索与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在无人机应用与通信、机器人技术、工业数据、智能制造精益生产等领域具有深厚积累,并积极推动相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的研制工作。